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这是老师拍的照片(1、课件展示塔吊照片),工人师傅们正辛勤的忙碌着,你们注意到建筑塔吊上红色围起来的图形吗?是什么形?(三角形)老师还拍了几张照片(2、课件展示后几张照片),注意观察红色围起的都是什么图形?(还是三角形)。三角形在生活中有这么广泛的应用,为什么设计成三角形呢?它究竟有什么特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来深入研究。(板书课题:三角形的特性)。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建筑工地框架上以及脚手架上的三角形及其它的关于三角形状的物体,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三角形地兴趣,引起学生对三角形及其在生活中作用的思考.】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 三角形的特征。
(1)画一画。
师:请你在纸上画一个自己喜欢的三角形。并和同桌边指边说一说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汇报)(3、课件展示三角形边、顶点、角)
(2)摆一摆。
师:下边我们动动手,把每根小棒当成一条线段。请你动手用三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
找一名学生上投影前摆一摆,并说一说是怎么摆的?
(3)三角形的定义
师:我们通过画、动手操作,看来同学们已经能正确判断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了,你们能归结出它的定义吗?
(区分组成和围成的区别。你有什么想法没有?两种说法都可以吗?为什么你说围成而不说组成?你能画出一个是三条线段组成而不是三角形的图形吗?有没有组成一个三角形,那是因为它没有围起来对不对?组成的图形有很多很多(用纸画)。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4)教师用课件演示并强调: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4、课件展示三角形的定义)
2、练习:
下面图形中是三角形的请打√,不是三角形的请打×,并说出你的理由。(5、课件展示练习题)
3.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为了表达方便,我们通常把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用字母A、B、C 表示,这个三角形可以称作三角形ABC,在三角形中标上字母ABC。 (6、课件展示作字母表三角形)
4、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老师:同学们回忆一下平行四边形有高吗?那么三角形有高吗?
生:有。
师:什么是三角形的高?怎样正确的画出三角形的高呢?(小组内交流)。
打开书81页,看看书上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画的,和你的想法一样吗?
师:谁来说一说?
生: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7、课件展示三角形的高的作法及定义)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动手画,摆小棒概括、辨析三角形的定义,能过讨论交流、自学等形式画出三角形高的作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从中体会到获得知识的快乐。】
5、三角形的稳定性:
同学们,通过老师拍的几幅照片发现,生产、生活中三角形用途比较广泛,为什么要把这些部分做成三角形呢?(8、课件展示生活中三角形的应用)
下面,请大家都来做一个实验。学生拿出预先做好的三角形、四边形学具,分小组实验:拉一拉学具,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实验结果: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板书:稳定性)
6、生活中的运用(9、课件展示)
师:三角形的稳定性被广泛的运用到生产生活中,想一想我们身边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还有哪些地方也用到?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试一试,拉一拉等形式,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三角形的稳定性。并能把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 填空:
由三条线段( )的图形叫三角形。
三角形有( )个顶点,( )条边,( )个角。
2. 请画出每个三角形的一条高。(教材86页第1题)
3、围篱笆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对三角形的的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认识了三角形,了解了三角形特性。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在老师的眼里,三角形不仅具有稳定性,它还是一种美丽的图形。它和圆、长方形等一起构成了美丽的图形世界,可以说数学因为有了美丽的图形而五彩纷呈,生活因为有了美丽的图形而更加丰富多彩。
教学反思:
一节好课应有精心的教学设计及老师循循善诱的引导,在这节课中我还存在一些不足。教学开始我让学生仔细回忆前面学过的平面图形,然后让学生看情景图,你发现了什么?很快引入课题。在前面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三角形对三角形表面特征已很清楚,但对三角形的具体含义还没有掌握。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是先直接揭示概念,再来验证。而在这节课中我的设计是通过动手画,摆小棒等形式来引出正确的概念,探讨中学生很快地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而且让学生经历了真正探索的过程,我觉得这个设计很好。但在教学三角形的高时我觉得引导不够,对三角形的高的作法上也没有把握好,另外特殊三角形的高在本节课应该拿出来做一做,但时间不够,就没来得除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意这些。
评论